通訊王者 Skype 帝國的起落(一) 時代造英雄的非凡起源
Skype再見!感謝你帶給我們的美好回憶。在天堂要開心噢
近期微軟宣佈旗下的免費通訊服務「Skype」將於5月開始停止服務,而供商務使用的「Skype for Business」則在 2025年7月31日正式停止。這消息對曾經歷過 Skype 王朝般輝煌的筆者來說,感觸實在是相當深刻,大概像是耳聞久未碰面的故友在他鄉仙逝的那種感覺吧。所以就算 Skype 跟數位行銷實在算是沒有太大關聯,但筆者也想任性一次寫寫關於Skype的二三事,以悼念這位真的「好久好久沒有跟他聯繫的舊友」。
不過在正式聊聊 Skype 的帝國興盛衰落之前,我們按照一樣老慣例。先替自己泡杯咖啡,然後再跟我們一起看下去吧!
時光機!帶我們重回到千禧年
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大約25年前,約莫西元2,000年前後。那個時候手機只有黑白兩色、最好玩的遊戲叫做貪食蛇、臺灣有超過 50% 的用戶還在使用「一秒鐘下載4KB已經算神速」的撥接上網.....
對現在的年輕人或許很難想像,但你可以想像成數位界的工業革命時代,各種數位新科技尚在準備發展的萌芽時期。而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對當時的人而言,除了撥打家用電話以外,包括手機通訊、國際電話的費率其實都算是相當高昂,以前家長還有規定手機一通不能打超過60秒之類的規定時有耳聞。
但剛剛我們有提到,這個時代同時也是數位文明的快速發展時代,隨着寬頻紀元的來臨,網際網路對於世界的影響力大到難以想像。而 Skype 則是利用了網速的快速發展、瞄準市場需求而產生的跨時代服務。
還記得電話費很貴這件事嗎?打電話聊天就算了,但偏偏商務人士談生意可不能因爲怕被媽媽罵而限制通話時間在60秒以內,而跨國企業要撥打天價的國際商務電話也時有所聞,這些都是必須負擔的高額成本。但 Skype 的出現彷彿就像是天降救世一般,完全是降低通話溝通成本的一道曙光。
Skype ,天時與人和的時代產物
共享音樂平臺 「Kazaa」的創辦者,瑞典企業家 Niklas Zennström 和丹麥企業家 Janus Friis看到寬頻崛起,互聯網有更多的可塑性。加上開發「Kazza」的經驗,讓他們知道同樣的P2P點對點技術可以用在語音通訊,啓發了他們打造 Skype 這個免費的網路通訊服務。
除了看到市場機會以外,他們創造Skype的動機之一是打破由電信業者的長期壟斷。當時國際電話費擁有高價的費率主要是因爲電信公司的控制,而網路技術成熟到可以突破這樣的限制,提供品質更好,且費用更低的通訊服務給民衆。更重要的原因在於,由於「Kazza」本身就由一群國際化團隊組成,他們自身就有跨國溝通的需求,這也是開發該產品的主要原因。
Skype的橫空出世,對當年的數位產業彷彿投下一發震撼彈,完全是時勢與創意的完美結合!它剛好趕上了因網路進步而促進全球化的浪潮。Skype 簡直是爲這些新興的跨國企業提供完美通訊方案,這也是它問世沒多久就邁向巔峯的重要原因。
對過去的跨國企業來說,頻繁的國際電話通訊費可是沉重的負擔
一些關於 Skype 的小知識
Skype的創立與命名故事: 其實,Skype最初的構想名稱為「Sky peer-to-peer」,後來簡化為"Skyper",最終因為該名稱已被註冊,所以去掉了字母"r",成為我們熟知的"Skype"。
創始團隊的背景: Skype的主要開發工作在愛沙尼亞進行,由Ahti Heinla、Priit Kasesalu和Jaan Tallinn三位愛沙尼亞程式工程師完成,他們此前曾與創始人Niklas Zennström和Janus Friis合作開發過Kazaa文件共享服務。
技術突破: Skype的技術突破在於其點對點(P2P)技術和「超級節點」系統,這使得它能夠克服當時網絡電話面臨的NAT穿透問題。Skype的通話質量在當時遠超競爭對手。
創業階段的挑戰: Skype的早期發展面臨資金短缺問題。據報導,創始人曾向愛沙尼亞的朋友借錢支付服務器費用。在獲得風險投資前,團隊成員甚至自掏腰包維持公司營運。
擁有好的開局,但最終爲何隕落?
這問題非常好,在瞬息萬變的網路時代,其實只要有一點點變動,無論是自己、競品、或是市場需求,曾經的王者都有可能被淘汰,而原本無人問津的產品也有可能突然興起。聊完了Skype 的誕生之後,下次我們來聊聊 Skype 在中後期面臨到的轉型與挑戰。
持續鎖定 koo.café 專欄!讓你不錯失任何行銷新知!
如果你有數位行銷的相關問題,不如來跟我們聊聊吧!
作者 Hugh Chen
喜歡甜食、文字與電影。吟遊詩人是正職,在數位行銷領域兼差超過 10 年。
相信身處在這個擁有豐富網路資源的時代的人都蘊含無限可能。如果有心學習,早餐店阿姨都有可能變成廣告高手亦或油畫大師。
你終究可以成爲你想成爲的。只要持之以恆,時間最終會替你報以掌聲。
• • •